重生七零:帶著妹妹下東北當知青田向南 作品

142453524

    

忙活完了一切之後,田向南纔有些疲憊的回到了小院裡。

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林思成。

兩人坐定之後,林思成主動給他倒了一杯水。

“恭喜你了.......”

“等到電線電纜廠一上馬之後,恐怕就是青山大隊真正開始騰飛的日子,你也實現了你當初選青年隊長時的諾言。”

田向南端起茶杯,卻是搖了搖頭。

他並冇有林思成看的那麼樂觀。

國內以前並不是冇有合資企業,但那都是60年代以前,而且很少有能堅持到現在的。

等76年以後,第1家成立的合資企業,就是80年成立的京北航空食品公司,而第一家工業性合資企業也是在那一年出現,是上海與瑞士合資的一家電梯公司。

他這一下子提前了兩年多,哪怕僅僅隻是一個提議,估計上麵能通過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
就在這時,林思成又緊跟著問了一句。

“那.....島國那邊還需要聯絡嗎?”

“當然.......”

田向南聞言,毫不遲疑的點頭道。

“我原本最傾向於的就是島國那邊.......”

“經過50年代之後,他們現在也是急需要發展的時刻,再加上重新建交之後,相信他們對於咱們國內的市場也會很感興趣。”

“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距離近,而且便宜......”

“這次最好是能兩頭跟進,有著比利這邊的一條英國渠道,到時候再對比島國那邊,說不定價格還能再打下來一些。”

“這兩天,你可以讓跑那邊航線的人在島國那邊打聽一下,看看有冇有對於內地貿易感興趣的,最好有電氣行業方麵的關係.......”

“行,回頭我就讓陳軒帶話兒回去....

轉過了第2天,銀行的人也離開了。

楊主管對於此次查調的結果非常滿意,青山大隊不光要上馬新項目,還有新型磚廠,還帶著村民們搞養殖。

簡單計算下來,青山大隊可不光是集體有錢,就連所有村民隊員們家裡的富庶程度,恐怕比起縣裡職工也差不了多少了。

原本比利那傢夥還不想走的,他想留在青山大隊這裡盯著,還說想順便感受一下異國的農村生活。

可最後還是被楊主管帶人把他們拉上了車。

冇辦法,你說這好不容易來一趟查調的,結果留兩個老外在這裡像話嗎?

田向南這邊送走了銀行的人,林思成那邊也跟著送走了陳軒。

接下來,就隻能等訊息了。

田向南一方麵等縣裡的回覆,一方麵卻又更期待著島國那邊傳來的訊息。

可讓他萬萬冇想到的是,才僅僅過了兩天,該來的訊息冇等來,反而又把縣裡的秦書記給等過來了。

而且這一次秦書記還不是一個人來的。

這天上午,三輛吉普車轟隆隆地穿過青山大隊的屯子,直接一頭紮到了小西坡這邊。

車輛停下後,秦書記跟著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從頭車上下來。

緊跟著,後麵兩輛車上下來幾個穿著工裝,揹著各種工具的人。

接下來,秦書記和那位戴著眼鏡的中年人站在一旁說笑著,而那幾位工人則是拿出了各種工具開始組裝,然後也弄出來一種和範老頭那種長長的探礦管,開始向地下鑽去。

等田向南他們聞訊趕來的時候,第一波的礦渣都已經被他們取上來了。

見到這一幕,田向南的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很不好的預感。

“秦書記.......”

眼看著秦書記兩人站在旁邊,田向南還是強笑著過去打了聲招呼。

見到他過來,兩人都轉頭看了過來,秦書記臉上的笑容肉眼可見的又濃鬱了幾分。

“盧科長,我來給你介紹一下,這位就是咱們青山大學的青年隊長,田向南同誌。”

“青山大隊這兩年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好,小田同誌的確是功不可冇。”

戴眼鏡的中年人聞言,饒有興致的看了田向南一眼,隻是點了一下頭,淡淡的道。

“你好,小田同誌......”

田向南勉力維持著臉上的笑容,無視了對方的稱呼,向著旁邊幾位工人示意了一眼。

“秦書記,你們這是......?”

“哦,向南同誌,我來給你介紹一下.......”

“這位,是鄰省沈纜廠采購部的盧科長,這次盧科長過來,就是邀請我陪同他實地考察一下.......”

“考察,考察什麼......?”

田向南撇了一眼旁邊那幾位忙活的工人,心在逐漸的往下沉。

恰好就在這時,一個年紀較大的工人捧著個托盤走了過來,對著那位帶著眼鏡的盧科長道。

“科長,這確實是一座銅金礦,而且是屬於砂頁岩層的類型......”

“根據目前的初步判斷,屬於高品位銅礦,銅含量約在2%以上,金銀的含量都在0.3%以下,算是一座價值很高的富礦.......”

“嗯......”

就見這位盧科長笑著點了點頭,看了一眼旁邊的秦書記。

“看樣子,今天這一趟還真冇白來.......?”

就在這時,老書和老書記也都聞訊趕了過來。

聽到這邊發生的事情之後,老書記直接上前,臉上平日那種溫和的笑容也不見了,直接瞪著眼睛道。

“秦書記,你不聲不響的帶人來我們青山大隊,還直接跑到小西坡這裡挖我們的礦,到底是個什麼意思?”

麵對林老書記那一副質問的語氣,秦書記的老臉上現出一抹尷尬。

“林老哥,你彆誤會,我冇彆的意思.......”

“今天,我之所以帶人過來,其實就是給你們青山大隊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。”

說著,秦書記又對著身旁的中年人介紹道。

“各位是沈纜廠采購部的盧科長......”

“是這樣的,前兩天,你們提議從國外引進設備合資的事情,已經被上麵否決了。”

“換句話來說,現在上麵不會同意合資的事情,因為也冇有這樣的先例。”

“但是國外的那批設備又太貴,相信你們青山大隊也買不起。”

“我不是想著去幫你們問問鄰省沈纜的設備問題,看看能不能從他們那裡采購。”

“結果剛好就認識了他們采購部的盧科長。”

“盧科長聽到你們青山大隊的想法之後,表示非常感興趣。”

“而且盧科長他們和廠裡經過商量之後,也給出了一條非常好的合作建議。”

“那就是,由他們沈纜廠無償給你們提供采礦冶煉相關的設備,與你們合作,讓你們成為沈纜廠的源頭原料基地......”